工業自動化設備中常見的輸送方式
作者:自動化設備公司 時間:2023-03-06 瀏覽次數:107
在了解工業自動化設備中常見的輸送方式前先了解制造加工機器。制造加工工序可分為四類:基礎加工(金屬鑄造、塑料成形等初步成形加工)、二次加工(如車、鉆、銑等機械加工和模壓、成型、壓延等壓制加工)、提高物理性能的加工(如熱處理)和精加工(拋光、涂漆、電鍍等)。
凡是實現材料移除而改變工件物理特性的機器設備統稱制造加工設備.這類機器的操作過程是:將工件定向傳進至相對于工具的某確定位置;執行加工(可移動工具或工件);傳送工件和切屑;檢查,重復循環.
按材料輸送方法可將自動化設備分為連續輸送機器和間歇輸送機器兩類。在連續輸送機器中,工件和加工動力頭作同步移動,在移動中實現切斷、銑削、非接觸式檢驗、沿縫焊接等操作,具有較高的生產率。
間歇輸送機器在加工操作時,工件和加工動力頭不會有相對移動。按照布置形式,連續輸送機器又可分為回轉式和直列式,前者工件以圓周方式移動進入加工動力頭下方。間歇輸送機器還可細分為回轉式、直列式和自由輸送式。
前兩種必須有分度機構。而在自由輸送機器(free transfer machine)中,工件一般裝在隨行夾具或托盤上,隨行夾具或托盤.又自由地放在連續運轉的鏈式槍送裝置上,靠摩擦力由鏈式輸送裝置輸送,也可以將裝有工件的托盤放在輸送小車(無軌或有軌)上,靠小車輸送。
這種輸送方法與具有嚴格循環的間歇回轉式和間歇直列式不同,它可以在各個加工、制造等工作站前建起緩沖區,并允許各工作站的工作循環時間不同,這就大大地簡化了控制系統,增加了機器系統的柔性,提高r生產率。自由輸送機器有時也稱彈性機器,此種觀念用于大型制造系統時就稱為柔性制造系統(FMS) 。
按工位數工業自動化設備可分為單工位機器、回轉轉位機器、自動生產線三類。單工位機器可以對一個工件實現若干種加工,在整個操作過程中工件一直被固定在某個位置上,加工動力頭則設W,在工件的周圍。單工位機器的生產率屬中低水平,工件周圍有限空間限制了加工動力頭數目是它的主要缺點。回轉轉位式設備可同時對幾個或幾十個工件實行一系列加工,因此具有較高的生產率。自動生產線則是高度自動化、高生產率的設備。
下一篇:自動化設備訂制階段的具體過程
上一篇:焊接自動化十分重要的部件-傳感器